欢迎访问安徽省殡葬协会网站!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
协会要闻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自律 > 行风建设
通联方式
行风建设
蚌埠市殡仪馆“七仙女”服务纪实
发布时间:2013-07-26 08:58:40   作者:江海 朱永鑫   浏览:3346

    蚌埠市殡仪馆的“七仙女”服务组是一支由一群年轻美丽的姑娘组成的群体,她们勤奋向上,爱岗敬业,不断进取,有力地提升了殡仪馆的行业形象和服务水平,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,先后被命名为蚌埠市“十大服务品牌”、省“巾帼标兵示范岗”和省民政系统“优质服务品牌”。

    她们是一群花一样的女子,青春正好;她们是一群敢于摈弃世俗偏见的女子,无畏无惧;她们是一群心中满了爱与奉献的女子,如兰胜菊;她们是一群细腻温柔的女子,亦怕落寞。她们是蚌埠市殡仪馆的服务团队:“七仙女”服务组。为了“让逝者安息,让生者安慰”,她们付诸多努力与艰辛…… 

让逝者安详离开

孙红娟,遗体整容师,“七仙女”服务组员工。2013年5月28日下午,她站在遗体冷藏柜前,为一位74岁离世的老先生整理遗容,在白大褂、口罩、帽子的遮掩下,只能看见她一双忙碌的手和那双安静细腻认真的眼睛。

    给老先生洗完脸后,孙红娟一点一点地为老人刮去胡茬,然后又仔细地再洗了一遍脸,不让一丝胡茬落下。她告诉记者,“遗体整容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遇到,有的逝者眼睛睁开或者嘴巴没有合拢,我们都会小心的按摩遗体脸部僵硬的肌肉,帮逝者闭上眼睛合拢嘴巴,然后再为他们洗脸、调色上妆,尽可能把逝者最安详的一面展现在告别的亲朋面前。” 

为逝者遗体整容

    但是,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耿梅娜,一个身材像模特、长相像明星的女孩,曾被派往外地学习遗体整容,学成归来后,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遗体整容师她说,是一项神圣的职业,要想做好,就要咬紧牙,横下心来去努力

    2005年11月,一位火车司机不幸遇难,逝者的面部遭到火车撞击,大部分碎裂,五官全部破损。按照逝者亲属的心愿,要对遗体进行整容整形,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年轻的整容师耿梅娜的肩上。在精心对照逝者生前照片,一丝不苟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,用一双巧手最大限度的恢复了逝者面容。

    2006年2月,滁州市一家外资公司驻区域总经理去世,因身体受到外部撞击,眼镜片嵌入眼内,面部损伤严重。当地党委政府要求为外籍人士提供高质量的殡仪服务,滁州市殡仪馆向蚌埠市求援,艰难任务再次落到耿梅娜身上,查阅大量相关资料,根据德国人肤色特点调制整容材料,对破损面容进行精细地恢复。

            给生者更多安慰

    在殡仪馆里一场场的遗体告别仪式中,每次都能看见李晓婷和她的姐妹们,作为仪式的策划者、主持人,如何让生者在告别逝者的最后时刻多一些安慰与怀念,仅凭着简单的默哀、鞠躬、读悼词、绕灵一周等是很难做到,所以,她们需要更加用心。 

礼仪组的姑娘们

 

李晓婷已在殡仪馆工作了11年,曾获得2008年全国首届民政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的银奖。如何策划、主持好一场告别仪式?李晓婷说,“逝者亲朋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,我们必须用最温婉、最贴心的方式,尽可能化解他们心里的悲伤,让他们多些安慰和怀念。所以我们看书,会特别留意一些朗朗上口、温暖人心的词句,记录下来,随时都会是一剂治疗逝者亲朋心伤的良药。”

李晓婷告诉记者,她们常常会为一些年高辞世的老母亲主持告别仪式,在询问亲属逝者生前情况时,得到的回答往往是,“母亲不识字,一辈子也没工作,普普通通的,真没什么可说的。”“那就请您告诉我,她老人家这一生抚育了几个子女就可以了。”妈妈的一生,为儿女鞠躬尽瘁,一句普通的问询,几句朴实的悼词,让多少子女满怀感激?又让多少亲朋潸然泪下?

张家华和姐妹们是铺花组的,与李晓婷她们不同的是,她们用更直观的告别环境,为生者拭去悲伤。1997年,十八岁的张家华来到原济南民政学院,学习殡葬服务专业,“三年时间里,我学习了心理学、社会学、殡葬历史、整容、礼仪等学科知识,2002年来到这里,铺花这一行我已经干了十一年。”

张家华说,失去亲人,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所以,当告别逝者时,他们希望看见自己爱的那个人,能躺在精心铺摆的鲜花丛中,“尤其是遇到年轻父母告别早逝的孩子,用心铺摆的鲜花,是他们最大的安慰。”

201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,殡仪馆突然接到任务,一位车祸中的遇难者第二天就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。张家华和铺花组其他3个女孩留了下来,等着鲜花送来开始工作。“鲜花来的时候,外面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,我们加班到晚上11点,雪厚得人走路都困难,可看着铺好的花,想着明天逝者亲属能满意,累点苦点也都值了!”

那一夜,4个女孩忙完以后,是坐殡仪馆接运遗体的殡葬车回的家……

   

           莫让悲痛升级

2013年4月6日,殡仪部工作人员张静完成多具遗体的火化工作后,开始清扫逝者亲属休息室。清理桌面时,张静发现一个黑色的男式手提包被掩盖在杂物中,问遍了在场的逝者亲属,也没有找到失主。她拿着手提包来到办公室,在其他工作人员的见证下,打开手提包寻找失主信息。

手提包里有失主顾先生的驾驶证、6张银行卡、一部手机和7000多元现金。张静立即翻查顾先生手机里的电话号码,和他的一个亲戚取得了联系,证实了手提包失主确系顾先生。不久,受顾先生委托的亲戚赶到殡仪馆,和张静核对包内物品无一缺失后,手提包物归原主。后来,顾先生因在外地生活,无法当面向张静致谢,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了民政局。信中说,我是一个离开家乡蚌埠在外工作的游子,4月6日当天在殡仪馆为父亲操办丧事,办理骨灰领取手续时,精神恍惚,遗失了随身携带的手提包,后失而复得,张静的高尚行为让他感到温暖,感激不已。

“七仙女”服务组的姑娘们都说:“用心服务,用爱抚慰,给逝者尊严,给生者安慰,是我们的共同心愿。”

     让偏见的坚冰融化

    作为殡葬窗口单位的服务品牌,“七仙女”的影响力不断增强,但这样一个优秀团队,依然从事的行业特殊,受到世俗的偏见歧视,难免感到失望、无奈落寞。在谈及这些时,姑娘们拜托记者,不想把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不愉快说明明白白,很多遭遇都是有共性的,所以,写“她们说”吧。 

青春洋溢的“七仙女”

 

她们说,刚认识的人,即使是昔日同学、朋友,在知道从事工作时,都会眼神怪异、言辞闪烁,更让人伤心的是,有些人还是她们倾心服务的逝者亲朋!

她们说,因为怕别人忌讳,逢年过节一般从不走亲访友串门子;在谈及工作单位时,往往直接说“民政系统”;下班去幼儿园、学校接孩子前,一定换下工作服穿上便装,省得别人看着觉得不自在。

她们说,在谈恋爱时,对方一听到殡葬行业,爱情的门往往就关上了。为此,请求介绍人,介绍对象时务必向对方说清楚她们是做什么的,省得相亲见面时尴尬。

她们说,选择这个特殊行业,是想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婉服务更多人,想神圣送别每一位逝者,真诚地安慰每一位生者。希望世俗偏见的坚冰能快一点融化,让她们的无私付出换回他人的微笑和理解……

便民服务
合作单位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6号
电话:0551-65606064 传真:0551-65606064 邮编:230041 QQ:1309420308 微信:13365510076 邮箱:ahbzxh@163.com(投稿)

备案号:皖ICP备1901559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