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价墓”价高还难求,公益性公墓稀缺。连日来,本报重磅推出“天价墓”调查系列报道,持续关注全省经营性墓地价格趋高,及公益性公墓建设现状,引起强烈反响。
合肥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感谢本报的舆论监督,表示正在加紧推进公益性公墓的建设规划。此外,我省已明确公益性公墓的建设时间表。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实施意见,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,应当带头实行生态安葬。
【公墓建设】
合肥:年内出台公益性公墓建设意见
合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年长介绍,清明后就将加快编写合肥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的意见,上报合肥市政府,争取在年内出台细则。 “今后每个城区都至少有一座公益性公墓,这是保底,有条件的城区,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,规划建设多座。 ”张年长说。
全省:城市公益性公墓土地无偿划拨
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省将在两年内,实现公益性公墓全覆盖。对于公益性公墓的用地难题,有关负责人介绍说,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将会按照公益事业用地无偿划拨,并尽量利用荒山坡地或贫瘠地,严禁占用耕地。而从安葬方式来看,未来全覆盖的城市公益性公墓,将主要提供骨灰格位安放服务,基本采用骨灰堂(楼、廊、墙、亭)建筑形式,以最大程度节约用地,实现殡葬惠民。针对当前经营性公墓的高价现象,有关负责人表示,公益性公墓价格将严格实行政府定价,核定原则就是非营利性。
各市县至少建设1座城市公益性公墓
记者昨天获悉,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《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。新的意见明确,各地将加大投入力度,重点完善殡仪馆、骨灰堂、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。到2016年,各市、县(市)至少建设1座城市公益性公墓;采取整合、新建、扩建等方式,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座公益性公墓(骨灰堂),逐步形成布局合理、设施完善、功能齐全、服务便捷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网络。
【殡葬新政】
党员干部应带头生态安葬禁大操大办
根据我省新出台的《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全省党员、干部要带头革除丧葬陋俗。党员、干部办理丧事活动,不得在居民区、城区街道、公共场所搭建灵棚,不得搞迷信低俗活动。在火葬区,党员、干部去世后不得将骨灰装棺再葬,不得超标准建墓立碑;在土葬改革区,党员、干部去世后遗体不得乱埋乱葬。开展祭扫活动时,不得在林区、景区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。除国家另有规定外,党员、干部去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,不召开追悼会。严禁党员、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丧事活动中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,严禁借机收敛钱财。
实施意见还要求全省党员、干部要带头倡导绿色殡葬风尚。在火葬区,党员、干部去世后必须实行火葬;在土葬改革区,党员、干部去世后遗体应当在公墓内集中安葬。无论是在火葬区还是在土葬改革区,党员、干部都应当带头实行生态安葬,采取骨灰存放、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节地葬法,积极参与骨灰撒散、海葬或者深埋、不留坟头。新的意见还鼓励党员、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。
同时,党员、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、低碳祭扫。
此外,我省还将逐步健全以基本殡葬服务减免为基础、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、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,进一步扩大惠民殡葬覆盖面,提高惠民殡葬补助标准。我省将进一步推行生态安葬奖补政策,对自愿选择花葬、树葬、草坪葬或骨灰撒散等生态节地葬法的,所在地政府将给予一定费用减免或补贴。
【报道影响】
感谢安徽商报的监督报道,报道对合肥市殡葬管理工作来说,是很好的促进。
——在省城,目前主城区仅有包河文化陵园一座公益性公墓。本报“天价墓”调查对此进行报道后,合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年长如是说。
安徽商报的报道客观公正,对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有很好的促动。
除了部分传统墓穴葬式之外,目前大兴塔陵园里落葬的主要是壁葬等节地葬,属于公益性,瑶海区、包河区的众多家庭因为城市建设而迁坟的,都选择落葬在这里。
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和推广,已成为大势所趋。为更多普通市民提供基本的惠民殡葬服务,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。
——本报“天价墓”调查曾关注大兴塔陵园,昨天,该陵园负责人苗恩科对本报记者这样说。记者武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