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期间包河文化陵园再次迎来祭奠高峰,包河区采取“五关注”措施,确保20多万群众祭祀活动,文明有序,平安和谐。
关注安全部门联动。包河区民政局、城市管理局、安全生产监督局、公安、消防大队、农林税务局、卫计局以及宣传部、团区委、妇联、六个街镇29个社区等多部门联动,各司其职,充分做好交通疏导、治安维护、消防安全、文明经营等工作,保障群众出行顺畅,文明祭祀,和谐平安。
关注宣传文明引导。祭祀期间加强宣传报道工作,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络等多种媒体,加强对鲜花祭祀等无烟祭祀的宣传,免费发放鲜华30多万枝,倡导文明祭祀新风。今年,包河文化陵园祭祀群众有20多万人,其中采取鲜花祭祀的群众约占七成,文明祭祀、无烟祭祀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,成为主流。
关注环保风清气正。为提升园区环境,今天包河区再次投资150多万,按照园林化、生态化、景观化的标准,打造成全国生态示范公墓,安徽省获此殊荣的仅有包河文化陵园。陵园内设有指示牌、警示牌、告知牌,倡导绿色殡葬和厚养薄葬,新增道路9条,四通八达,路边香樟翠柏,绿树成荫,环境优雅,风清气正。
关注商贩文明经营。针对商贩在文化陵园周边乱摆摊、乱经营等现状,包河区相关社区与经营户签订协议,设立固定摊位,确定经营祭祀用品范围,杜绝出售烟花爆竹,组织大家规范经营。
关注群众情感需求。移风易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,面对周边群众仍有焚烧冥纸冥币寄托哀思、缅怀先人的习俗和强烈需求,包河区投资700多万,建成功能完善的焚烧炉,设立704个焚烧口,通过除烟设备降解烟尘污染,可满足2000人次同时焚烧冥纸寄托哀思的情感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