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民政部召开的2018年清明节祭扫工作视频工作会议精神,宁国市殡仪馆(公墓)多措并举,以“文明祭祀、平安清明”为宗旨,认真扎实开展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。
一、加强领导、统一思想
3月初,殡仪馆(公墓)成立清明祭扫工作领导小组。制定《宁国市殡仪馆(公墓)2018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实施方案》和应急预案,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召开清明祭扫工作动员大会,要求全体职工统一思想,形成合力,共同做好群众祭祀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。
二、加大宣传、组织实施
1、开展“文明祭扫,生态安葬”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。利用“清明节”有利时机,通过在馆内及墓区显眼地段设置安全标语及横幅,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,努力营造文明祭奠的良好风俗。
2、深入开展安全检查,及时完善应急措施。3月10日起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自查自纠,不留任何漏洞和死角,做到“三个必查”。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,及时有效完成整改,完善祭扫工作应急预案。对墓区及祭祀公共区环境卫生进行大清理,在环形道路建设危险地带设置警戒线,落实人防、物防、技防措施,加强人流监测预警分流、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,积极引导文明、低碳、错峰祭扫,严防踩踏、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。
3、注重协作,加强沟通。从3月下旬开始,联系公安、城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,对清明期间馆内交通秩序、道路疏通进行现场勘查,确定人员分工,形成应急预案;与卫计委沟通在馆内设立临时便民医疗服务站,确保祭祀群众突发状况人身安全;与志愿者联盟组织相互协作,在各祭祀关键场所配备相应的志愿者,引导群众安全祭奠,倡导低碳文明祭祀。
三、强化便民举措、提升服务水平
1、4月5日至4月7日“清明节”期间,提前上班时间,全员到岗不得请假。
2、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目标,向群众发放《殡葬服务管理调查问卷》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现阶段殡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。
3、提前购置2只保温水桶、纸杯、10箱纯净水、1000只一次性雨衣、8000根竹吊竿等清明物资,免费发放给祭祀群众。
4、在104省道路口及馆大门处各设立便民服务处,为祭扫群众提供饮用水、休息座椅及清明吊竿,并对祭扫群众进行安全引导及意见征求。
5、对鲜花祭祀用品销售摊点实行统一管理、定点摆放,与摊主签订禁止销售烟花爆竹承诺书,有效遏制了清明节期间摊点乱摆乱设、占道经营情况发生,既满足群众祭祀需求,又减少安全事故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