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节地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,通过植树葬、林葬、草坪葬、花坛葬、壁葬、室内葬、节地艺术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、少耗资源、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,将生命溶入碧草、绿树、红花之中。使得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并把美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留给了后代。
关于生态节地葬主要具体形式如下:
一、壁葬
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,在安葬逝者的同时为后人留福,是一种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。
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,略厚些,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,大小可放入骨灰盒。格位口用石材封死,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,刻上碑文。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乃至几百个骨灰盒,存放量极大,又节约土地。壁葬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,有室内式的,有回廊式的,有亭子式的,有四合院式的还有多层式的等等。
二、室内葬
室内葬是一种新型的节地葬式,具有“不见风雨,四季如春”的特点,在欧美先进国家及台、港、澳、新加坡等地已蔚为时尚,广泛接受达到90%以上,人们可以以一种全新的、更有意义的环保方式寄托哀思。
三、植树葬
植树葬又叫树葬,是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,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,上面
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的新的骨灰处理方式。树葬没有墓穴,没有或者使用可降解的特制骨灰坛。它只作标记,如:仅在树下放一块石头,石头上钉一块铜板,写上逝者的姓名、生卒年月即可,或者在树上悬挂逝者的纪念牌。不留坟头,只占很少的土地。树葬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之一。
植树葬是目前殡葬改革中的一种全新方式,还是人们用来悼念的一种方式。它既满足了人们的传统观念,入土为安,也是通过将逝者与树融为一体,使其生命得以延续,得到升华。
四、花坛葬
花坛葬是起源于西方的绿色葬式:将骨灰埋入花坛中,用花坛代替墓穴,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,花坛上种植花朵。特点是节约土地,绿色环保,相似的绿色殡葬还有草坪葬等葬法,其特点是骨灰与自然完全融合,再覆新土后种植鲜花,极大地节约了土地和安葬费用,占地面积比树葬更少,更能营造良好观感。
生态节地葬是大趋势,未来所有的殡葬将以这种方式延续下去。公墓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,也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在原来节地葬的基础上继续丰富节地葬式,高效利用有限空间,为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节地生态葬式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安葬多样化的需求。